【序言】爱股网投资文摘收录50多名国内知名价值投资博客的文章,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投资文摘。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投资高手们的投资理念,关注他们的投资组合,了解他们的选股思路以及他们对个股和行业的看法。
—————————————————————————————————————————————2010-12-07 09:00:02 新浪博客 呆二
乳业复苏冲击 豆奶飙升神话难续
一年多前三聚氰胺门带来稍纵即逝的机会,但整个豆奶行业并未如冀望的那样大展宏图,但目前由两“维”(维维、维他奶)主导的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局。上周,中国证监会批准主业为豆奶、麦片及其他谷物类冲调饮品的黑牛食品在深交所上市,若其募资2.85亿的计划能顺利实现,将对目前行业格局形成一定冲击。
“不论是以维他奶为代表的液态豆奶还是以维维为代表的豆奶粉市场,仍遭遇牛奶和豆浆的夹击。”
饮料业界专家吕建亮认为,作为人均消费每年以6.1%速度递增的一个行业,前景可期,但营销模式落后面临变革。
存在税率优势丧失的风险
按照招股说明书,黑牛食品本次计划发行33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335亿股,募资2.85亿元,用于杨凌年产1.5万吨的豆奶粉项目、安徽双蛋白液态豆奶一期工程、揭东豆奶粉生产线技改扩产项目和汕头复合麦片扩产项目。
2009年1月至6月,其豆奶粉占黑牛营业收入的71.85%,液态豆奶占5.87%,而麦片占17.13%。理德斯普调研报告显示,黑牛在2006年度、2007年度和2008年度豆奶粉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5%、10.31%和10.72%,排名均为第二位。雅士利则占5.11%,居于第三。但二者距离第一名维维豆奶还有相当距离,2008年维维豆奶粉的市占率为39.31%,是黑牛的3.67倍。
记者随机走访广州商超发现,占据豆奶粉货架的主要是维维、冰泉和雅士利三大品牌,并未见黑牛踪影。“按照更加常用的行业统计数据,维维在豆奶粉的份额高达70%-80%
。”(行业集中度很高,关键是豆奶粉行业空间的问题)
东方艾格饮料分析师陈静称。落户汕头却尚未辐射广州?黑牛方面一直未正面回答本报的疑问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定位在乡镇以及二三线城市),
仅强调其产销增速明显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豆奶粉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3.77%快速上升至10.72%,增长了1.84倍。
记者翻查招股说明书发现,黑牛目前的经营风险除了过于单一的主业促使原材料价格风险加大,以及乳业全面复苏后对豆奶行业的冲击。由于位处汕头,黑牛一直享受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2008年1月1日前,黑牛所得税税率为15%,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实施后,黑牛必须在5年内逐步上升到25%的法定税率,过渡期内2008年按18%,2009年按20%,2010年按22%,2011年按24%执行。虽然揭东黑牛、辽宁黑牛、安徽黑牛所得税税率则从2008年前的33%降低为25%,但整体将导致黑牛税负率上升。
遭受牛奶与豆浆双面夹击
纵使是在广州、上海、成都、北京、西安等豆奶市场较为成型的地方,豆奶业也面临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局面
。“消费者普遍认为豆奶没有牛奶营养价值高,又比不上豆浆价格低廉。”
吕建亮告诉记者,整个行业曾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迎来发展高峰,只是这一机会随着乳业的全面复苏稍纵即逝。
事实上,早在1983年豆奶发展就被列入国家饮料行业工作计划,中国大豆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靖也曾表示,国内已启动“双蛋白”开发战略,将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开发并举。但由于豆奶虽然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近,铁含量较高,但维生素A、C含量为零,维生素B2只有牛奶的1/3,钙含量只有一半,且缺乏“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类似的有力推广,一直未能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
。“国内豆奶行业在推广上存在误区,行业营销采取的是通行的加法,与牛奶一样硬碰硬地强调喝了会多什么营养。而国外采取的是减法营销,教育消费者喝了豆奶可以减三高,这样才真正凸显出豆奶的竞争优势。
”吕建亮称。
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豆奶市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曾迎来飞速发展,即豆奶市场第一名的维他奶2008年第四季度销量同比增长甚至高达80%,尤其在广深两地市场销量几乎翻番,2008年总体销量同比增长四成。“但随着乳业的复苏,其发展势头又明显下滑。”陈晨称。
即使是在最为受益乳业安全问题的时候,豆奶行业也遭遇另一产品———豆浆的分流。虽然专家均向记者表示,目前流行的家用豆浆机和豆奶煲都做不出豆奶。豆奶必须在豆浆的基础上再经超高温加热、脱臭、高压均质等过程,但显然消费者并未了解其中玄机。即使在大豆涨价的情况下,按100克黄豆可制成1000毫升豆浆计,以黄豆零售价6元/斤算,300毫升的豆浆也只需0.5元,如此低廉的价格自然让九阳在消费者心目中战胜了维维和维他奶
。(高温加热、脱臭、高压均质,好像从营养的角度没什么特别之处)
维他奶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预计,10-15年间国内豆奶及其制品人均消费将以6.1%的速度增长,豆奶产能也有望从目前的45万吨扩产到百万吨。但前景是否真的如此乐观?豆奶行业如何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增长方式,仍然面临着与牛奶与豆浆两大劲敌分食市场并长期博弈的局面。
数据
美国豆奶价格比牛奶还高1/3
(主要还是国外饮食习惯导致三高人群特别多,而豆奶对于减三高有疗效)
2008年美国豆奶的销售额在18亿美金左右,且豆奶价格比牛奶还高1/3。“在发达国家,豆奶已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消费量在2006至2009年间保持着1%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009至2012年间,豆奶全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向本报表示,但国内的豆奶始终处于饮料的边缘性地位,目前人均消费量一年仅为1公斤左右。(吕静莲实习生范笛)
豆奶、奶粉、牛奶,哪一种更有益
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相似的食品不知选哪一种为宜。比如,豆奶、奶粉和牛奶,应该吃哪一种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些分析。
奶粉是牛奶经过加工后制成的干燥食品,易于保存。但牛奶在干燥过程中,有一些营养素被破坏。因此,奶粉的营养不如牛奶。
(豆奶粉也不如豆奶)
豆奶与牛奶相比,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近,但维生素B2只有牛奶的1/3,尼克酸、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则为零,铁的含量虽然较高,但不易被人体所吸收,钙的含量也只有牛奶的一半。从营养含量来看,1千卡热量的牛奶中,有188毫克的胆固醇,豆奶则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也较低,这也就是喝豆奶要比喝牛奶和奶粉,更容易防止心血管疾病的道理。
豆奶是不是等同于豆浆呢?答案是否定的,专业书籍这样介绍豆奶的加工工艺:将大豆经浸泡、磨碎、过滤、调制、超高温加热、脱臭、高压均质、冷却等加工过程,制成均质、奶样、乳白色的液体,即豆奶。由此可见,豆奶是在豆浆的基础上再经超高温加热、脱臭、高压均质等过程制得,这是豆浆制作工艺中所没有的,目前流行的家用豆浆机、家用豆奶煲等是做不出豆奶的。
豆浆和豆奶均不易保存,易变质,因此饮用时越新鲜越好,最好饮用刚加工出来的。豆浆因为有家用豆浆机,家庭自制自饮,要喝上高浓度的新鲜豆浆非常容易。而豆奶因经高温处理,使其中本来含有的一些具抗癌功效的特殊营养因子如皂甙等受到破坏而丢失,十分可惜。这就如同人们日常炒青菜,炒的时间越长,损失的维生素等营养就越多。
(营养和功效方面豆奶不如豆浆,再加上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看样子还是豆浆比较有吸引力,九阳的火爆还是有理由的,方便方面,小吃店提供豆浆,还有牛奶的对冲)
豆浆为我国传统饮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它性平味甘,极富营养和保健价值,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几十种矿物质以及VA、VB等多种维生素。豆浆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高,另外豆浆中还含有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有防癌健脑意义的特殊保健因子。且不含胆固醇,并可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常饮鲜豆浆,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现代文明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而且豆浆中也不含乳糖,饮用者不会发生类似于牛奶的乳糖过敏反应。
那么老年人是否应该只喝豆奶而不喝牛奶呢?
如果完全用豆奶代替牛奶,老年人所需要的钙、维生素A、D、B2、C以及尼克酸等营养素就会减少。目前,许多中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这是由于骨质缺少钙造成的,而牛奶是补充钙质的良好来源。牛奶中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都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因此,老年人还是应该常喝牛奶。
但是,牛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含有大量的乳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或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对乳糖的耐受性较差,常喝牛奶容易引起腹泻。所以他们就不宜多喝牛奶,而应常喝豆奶。
牛奶与豆浆高蛋白饮食,而男人饮牛奶更有益于健康,女人喝豆浆更有利于健美。
常饮牛奶者不但精力充沛,少患肥胖症、高血压、骨质疏松症,且患栓塞、中风的可能性远比不饮牛奶者小。据研究,牛奶里含有某些对中老年男性有保护作用的物质。
豆浆含有一种牛奶所缺少的植物雌性激素———黄豆苷原,中老年妇女每日喝500毫升豆浆,能调节内分泌系统,降低乳腺癌、子宫癌的发病率,减轻、缩短更年期综合征的不适和时间,并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改善心理状态、促进体态健美和抗衰老等作用,而青年女性常喝豆浆,则能减少面部青春痘、暗疮的发生,使皮肤白皙润泽,容光焕发。
P.S.二者均不能空腹喝!
豆奶的营养价值
豆奶作为一种新兴的营养食品,以其均衡的营养成分、细腻的口感、食用方便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豆奶之所以广受欢迎,缘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
豆奶与传统豆浆的区别
1、卫生状况的差别
豆奶采用先进的设备,全部加工过程都在密封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成品的卫生性
。(家制豆浆、小吃店主要是面点+豆浆搭配,和传统饮食习惯有关,城市餐饮车、面包房是面包+豆奶或者牛奶物搭配)
2、加工工艺上的差别
普通豆浆由于加工工艺上的缺陷,存有大量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剂、甲状腺素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不仅造成营养吸收率低下,而且抗营养因子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上述这些物质在经过工业化处理后可以完全去除,最大限度保证了豆奶品质优良、健康可靠。
3、营养吸收率上的差别
由于传统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因此,人体对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豆浆吸收率较低,仅为40%—50%。
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豆奶,人体营养吸收率相对很高,可以达到95%以上。(
有害物质去掉了,有益物质也损失了)
4、口感上的差别 豆浆由于加工上的原因,口感比较粗糙。
豆奶产品经过粗磨、细磨和两次均质,口感细腻
。(好像自制豆浆,需过滤,以及小吃店豆浆的口感也不错,当然比不上豆奶和牛奶的口感)
豆奶与普通牛奶的区别
1、蛋白质
豆奶中的蛋白为植物蛋白,牛奶蛋白为动物蛋白。同等容量的优质豆奶与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当。
2、矿物质
豆奶中钙质比牛奶略低,但铁质是牛奶的10倍。长期饮用豆奶,对缺铁性贫血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3、脂肪酸
豆奶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平均含量为6.8%。人体消化率可高达97.5%。另外,豆奶中维生素E和卵磷脂的含量也均高于牛奶的含量。
4、胆固醇
牛奶胆固醇含量较高,不适合高血脂的消费者饮用。而豆奶不含胆固醇,长期饮用有助于人体心血管的软化,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
5、双歧因子
牛奶中基本上不含双歧因子。豆奶含有较多低聚糖等天然双歧因子,而在双歧因子作用下,肠道内的双歧杆菌迅速增殖,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研究表明,双歧杆菌所产生的双歧菌素能有效地延缓衰老,促进新陈代谢
。(这个问题牛奶主要是通过活性益生菌解决的)
豆奶利于营养平衡
营养并非越多越好,而以均衡最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较以前提高较多。但是,大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的发生。
豆奶中的植物营养成分可以使体内的各项指标维持正常,避免由于过量摄入动物性食物而引起的高血脂、高胆固醇,在食谱中适量增加植物性食物,有利于营养摄入的平衡。
豆奶产品的功效
专家认为,当人体摄入过量动物脂肪时,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脆弱、变细阻碍血液流通,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
人们长期食用豆奶,由于豆奶中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故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沉降的胆固醇有溶解作用。豆奶中也含有较多量的维生素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似乎除了特殊人群,比如缺铁性贫血、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人群外,牛奶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加上目前目前牛奶企业实力较强,长期对牛奶的宣传和推广以及产品的丰富多元化,估计成品牛奶和新鲜豆浆才是消费的主流,豆奶主要的生存空间是比豆浆方便而比牛奶便宜,空间不是很大)
-------------------------------------------------------------------------------------------------
(应逆水漂流的提醒,关注杏仁汁和核桃汁之功效,这里主要涉及产品功效,不涉及公司营销对市场的影响。顺便胡扯一通我理解的中医养生。)
食疗作用
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温;
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
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
杏仁的营养价值很高,而杏仁的营养价值更丰富。杏仁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1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甙等。 相传明代翰林辛士逊有一次外出,夜宿青城山道院,一位道人向他传授一长寿秘方,让他每天吃七枚杏仁,坚持食用,必获大益。这位翰林遵照此方,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依然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长寿不衰。
食疗价值
1、甜杏仁
蔷薇科木本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种仁。杏或山杏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和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食用)及核壳,取种仁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润肺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油,其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此外尚含有糖、微量苦杏仁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虚劳咳嗽、气喘,胸腹逆闷;肠燥便秘,大便干结。
[用法]生嚼,炒食,煮粥,研末,煎汤。
[注意]痰饮咳嗽、脾虚肠滑者不宜食。
(可以看出杏仁属寒性,北方流行杏仁汁可能和产地、饮食习惯、承德露露的长期推广以及北方人由于性格比较豪爽、饮食比较热气、暖气环境比较干燥有关,喝点寒性的杏仁汁比较下火,而与王老吉相对,杏仁汁的营养价值更高,南方人由于性格相对严谨保守,脾胃容易虚寒,而且由于天气相对温暖,凉性蔬菜瓜果较多,也没有用暖气的习惯,所以不太适合喝寒性的杏仁汁。
另外现在露露的批发价格也不高(2010-11-29日某商贸公司数据)
露露密瓜露240ml/24听
批发价 ¥23.00元
露露杏仁露(低糖)240ml/24听 批发价 ¥23.00元
露露冬瓜绿豆露240ml/24听
批发价 ¥25.00元
露露杏仁露蛋白0.6百分号310ml
/24听
批发价¥25.00元
露露芒果露240ml/24听
批发价 ¥31.00元
其实中医的养生非常简单,基本上九个字:释情绪、通经络、调阴阳,中医养生之首要在于养神,释情绪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生活环境,学习道、释哲学,寻求佛家和西方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多参加社交活动,或许是偶尔的脾气爆发和休闲式旅游;通经络可以通过运动、拔火罐、泡脚等方式,调阴阳可以通过运动、饮食、性生活实现,运动是很好消耗阳气的方法,饮食须知食物之属性,身体热性时多食寒性、凉性食物,寒性时多食热性、温性食物,性生活则直接下泄精阳,需注意节制,最低要做到“合而少泻”;
最难为的就是虚火,各种慢性病大都因于此,西医对其往往束手无策,中国人目前的西医困境基于两点:第一点是没学全,比如西方药品是严格管制和慎用的,而国内往往滥用,二来西方人体质和饮食习惯相对热性,所以用寒性的西药非常对症,而中国人虚火体质很多,用寒性的西药往往治标不治本。虚火治理是首先就是要改变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思想的压抑、长期固定姿势的劳作,长期实用寒性食物,然后通过上面的九字方针调理,严重时可以用专业的医学辅助,注意医学只是辅助而非人们意识中的重头,有些人一方面保持着不良的生活习性,另一方面不断得寻找神医良药,斯为大谬,医学起的是一种慎用的攻坚作用,医学常用“以毒供毒”之药方,能起神效,要不能常用,比如心理医生的矫枉过正,完全和你固化思维唱反调,从而使你突破思维惯性;比如中医之点穴和针灸,通过重手打通经络;比如中药偏毒之攻。虚火常入之误区是上热症状,勿以为身体热性,而采取泻火的方法,比如吃大寒之消炎药或者清热解毒之中成药,比如食冷饮和寒性瓜果蔬菜,比如虚火绕头精神兴奋下激烈运动和频繁性生活(虚火太盛时可以少食以缓解症状),而虚火恰恰是由于肾水不足导致,此时保持平和心态,柔和运动,多食中性、温性食物而是最有效措施(不能食热性食物,热性食物会加重上热症状,此时应滋阴而不能壮阳,即身体越失调,就越要润物无声,万不可天降甘露,怎么感觉中医的文火调理和转型经济体的宏观调控甚是类似,难怪中国堪称转型之楷模,所以观察和解决中国之问题,万不可偏激))
食疗作用
核桃味甘、性温,入肾、肺、大肠经;
可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喘嗽、腰痛;(核中木质隔层)味苦、性温;补肾,涩精。
1.破血祛瘀。用于血滞经闭、血瘀腹痛、蓄血发狂、跌打瘀能等病症。
2.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的大便难解。本品苦泄散瘀,入肝经血分,有较强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之功,适于血分瘀滞较重者。此外,兼有润肠、止咳之功。
食疗价值
胡桃科乔木植物胡桃的种仁。又称核桃、羌桃。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外果皮,晒干敲破,取种仁用。
[性能]味甘,性温。入肺、肝、肾三经,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
[参考]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肾虚腰痛,两脚痿弱,小便频数,遗精阳痿;肺气虚弱或肺肾两虚,喘咳短气;肠燥便秘,大便干涩;石淋,小便不利等。
[用法]生嚼食,或熟食,煎汤,作丸等。
[注意]多食会引起腹泻。痰火喘咳、阴虚火旺、便溏腹泻的病人不宜食。
(核桃倒是滋补身体的好食物,不过核桃由于过于滋腻,只能少量实用,核桃汁应该去掉过多的油腻)
—————————————————————————————————————————————
【备注】该文章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0c9070100nsqy.html,爱股网不对其内容负责。请各位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