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29|回复: 0

讨论:价值与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1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6-13 08:32:06  新浪博客  laoba1梁军儒

                        汉尼拔  
1、投资的确定性,不论你成长还是价值,这也是起点。

2、成长的界定?成长的时间?

      比如有人做5年内每年50%以上的成长,也有人做10年20%的成长,行业总有起有落,单个企业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3、更重要的是成长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一个管理团队而言,长远发展与短期获利的失衡,会造成两方面的恶果:一是资源浪费和内耗。二是股价的透支。  
   
花都巴菲特  

把林奇归纳为成长性投资者不妥,林奇的核心在于寻找冷门股,而追逐成长性的投资者都是追逐热门股的,所以相反,如果硬要分成价值型和成长型,林奇应该是价值型;但林奇同样也有偶尔高市盈率的时候买入高速成长的十倍股;


所以把投资者分类两种类型不妥,关键还是价格和价值的匹配,十倍的银行地产,就比四五十倍的消费医药有价值,成长性也不见得差很多,离开了价格和价值的匹配来谈成长,没意义


现在对消费医药的过度追捧,市场觉得他们根本没缺点,就像永远会如此增长,不要忘记07年的时候,市场对银行地产的看法也是如此,甚至对整个大盘,整个宏观经济也是如此的乐观,当大家一致认同的时候,结果却总会不妙。


看看创出新高的八十倍一百倍洋河、片仔癀,

洋河一年赚20亿但市值两千多亿,居然与一年赚两百亿的招行市值相等,用常识就知道什么叫非理性的疯狂,估计离派对结束不会远了  
   
自由之路  

价值和成长的定义没有明显性分歧,价值可能阶段性高成长,成长股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价值股,当然,用大盘股或者小盘股去区分成长和价值更是可笑,只要业绩能够保持快速增长,盘子大些也可能是成长股,小盘也可能只是价值股。


相对于美国市场价值股而言,特别对于绝大部分医药股来说,全部都是成长股,包括恒瑞和白药,相对于美国医药股的市值,甚至都属于小盘成长股,区区三百亿人民币的市值,和辉瑞强生等上千亿美元市值相比,你能说他们不是小盘成长股?


年增长达到30%以上,就应该属于成长股。

当然,无论价值还是成长买价的高低和收益大小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如果确定性成长股,持有的时间越长,买价对收益的影响越小。

我宁愿买一只PE达到60倍但未来几年成长超过60%的成长股,也不会买PE10倍,但未来几年成长10%甚至20%的公司,五年之后你可以计算,收益差别非常巨大  
   
股民老K  
这样的统计数据有如下几个问题,并不能说明成长策略优于价值策略。

1. 巴菲特有保险浮存金的杠杆因素。

2. 各人所处股市的牛熊情况、时间段不同,各人的资金规模、性质不同。先不说彼得林奇是否能归为成长策略爱好者(他在他自己的书中提到他并不喜欢高成长),我们想象一下,彼得林奇一定能在2000年后的10年(长熊10年)还能取得超过20%的复合收益率吗——这是一个不能证伪的假设。博主将巴菲特的后10年刨掉,正是因为后10年道指与前10年完全不同,看看卡拉曼在1990-2000年糟糕的表现,以及2000-2010年出色的表现就知道了,偏重成长策略在长期牛市中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在长期熊市中,价值投资闪闪发光。


3. 成长,何谓成长,定义是什么,每年股东权益增加7%算成长吗?每年股东权益增加15%算成长吗?还是只有每年股东权益增加20%以上才算成长?分红如何影响呢?(格雷厄姆好像将超过7%的增长就定义为成长股,他也没说不能买成长股),第三代戴维斯还说:“只买低价适度成长股”。


4. 价值和成长是一体的。没啥好争的,依据各人的个性和世界观各有侧重,如果对世界、社会、人类的未来乐观,会偏成长,如果对世界、社会、人类的未来充满忧虑,会偏价值。  
   
渔夫  

这个命题也是巴菲特与芒格终其一生想搞明白的问题。个人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剖析,研究与实践,才有可能使自己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


从企业经营本身,从股票市场本身,从国家发展阶段本身,从个人能力本身,任何不同角度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成长性投资更多的是对企业的深刻理解(决非分析师与普罗大众的理解),未来市场的宽度不一定造就优秀的成长股,家电业,钢铁业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医药行业就一定是成长股?高溢价已经稀释了本身成长能力所带来的价值。企业本身的力量,才是根本。


只有具备了商业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能力,才能更好的破解这一难题。但人们往往只具备其一。  
   
   
若胜  

其实,这篇文章发了之后,会带来更大的异议。据我看过的书所讲,他们所说的成长与你所讲的不一样。更多是指小盘股,高送转,短期快速成长等概念。而且他们认为巴老是价值型的。其实我倒认为,用定性、定量更能表达这层意思。巴老说了,成长是价值的一部分,不存在价值型与成长型之分。我认为只是巴老所说的基本不考虑质地的低估类投资和考虑基本质地的超级明星投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认为成长不确定性强,而另一个考虑成长。还有一个就是这里的所说成长是长期的成长,而不是暴发式等的成长。巴老后期的投资还是考虑了长期的成长性,只是像你所说的成长性相比早期更低而已。没办法,大气候决定而已。所以我也不认可价值型与成长型之区分。  
   
天将投资  
读懂这篇文章,得先弄懂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的概念。

成长型投资:以30倍市盈率、4-6倍市净率买入云南白药、东阿阿胶

价值型投资:以10倍市盈率、2倍市净率买入招商银行、万科地产

梁老师,是这个意思吗?  
   
Laoba1  

其实用获利的方式来区分比较合适,成长型的利润主要来源企业价值的增长,价值型则是价值低估后的回归,当然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相互都会有渗透。  
   
新浪网友  

赞同博主的看法。价值型其实很困难,对于你我这样的散户,怎么能计算出低估了多少、什么时候回归。 而成长性的企业,相对容易识别。  
   
新浪网友  

普通人的境界、能力,先做好“防守型投资者”的本分就不错了,眼高手低、夸夸其谈是大忌,正如《聪明的投资者》最后一章所说的,“遵守正确的投资原则,取得平均成绩不难,取得超额收益相当难”。能做到“先求不败”已经是极高的悟性及素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5-8-11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