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金融角斗士

扣动扳机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2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看的我很高兴,有钱继续买入摊平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3: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融角斗士 于 2013-7-22 23:44 编辑

一个老外歌颂了KNDI,它 似乎止跌,没有上蹿下掉,成交量降低了,基本面很好,买入1160股摊平成本之5.4,亏损17%,几乎吃掉国内获利,希望他慢慢上涨成为慢牛,这是我的希望,还有可能下降至4.25,果然到达第一个老外的预测点位?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KNDI不涨?主要是美国人对他没有信心,对他不信任,虽然前景美妙。就是不信他,未来的上涨还是靠好消息不断刺激,如果有出台好消息,暴涨过成本,考虑跑掉,然后再次低价介入,说实在的这么好的项目如何实现确实令人担心。好股票很多,没有必要吊死在这个公司上,兵法说胜于易胜也。好在公司有自己的业务,即使电动车失败,基本业务也应该超过6元,不用太担心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 应朋友的邀请发表一下对康迪投资看法。以下全凭粗浅印象,你基本可以认为只是砖头垃圾不堪依据。需要投资的可顺其思路自己进行研究。

2,大的总的考量:投资康迪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押宝租赁+换电+低速(档)电动车,这个组合模式的前景。

租赁还是自买,近2,3年是租赁的可操作市场大。决定自买大发展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服务环境,设施都不具备。

换电还是充电,对一线城市来说,换电模式的优点绝对压倒充电。原因a, 自家充电大众不具条件;b, 电池质量不高,换电实际是给电池保险;c, 换电有国家电网这个大国企支持;d, 换电更方便用户;f, 电池厂商利润更大,比如中航锂电。

低档电动车车成本3,4万,电池成本3,4万(山东的低速成本更低)。政府补贴5,6万,那么成本3万。

在眼下环境下,国家电网,地方政府比如杭州,电池厂商等各有分工,都符合自己的长远根本利益,所以都非常卖力的想搞这块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至少中期(2,3年),租赁+换电+低速(档)电动车这个模式应该更有生命力。

3,具体康迪公司:

1)风险部分:最大的还是2里所述模式不成立。不容忽视的是做空公司拿媒体的各种矛盾的统计数字质疑康迪公司做假。比如2012年很多数字统计大陆一共卖出1万1千多量电动车,而康迪的年报说他卖了3000多辆。这两个数字显然是矛盾的,矛盾的原因很自然,那1万1千多辆统计中没包括康迪。

2)康迪在上边描述首页的电动汽车发展模式中占据很重要有利地位。JEELY和他布局证明他们是看好至少是绝对不能忽视这种模式的。这个模式发展已经探索一段时间,各种信息不少,也有不少判断这种模式不成的。康迪和JL批准的电动汽车,同批的一共四种轿车,2款高档点的,2款低档点的。和康迪的比,另一款低档的感觉很糙。也没看到他的具体的合同和项目。

3)杭州租赁模式若成功,是很可能推向很多城市的。康迪也在山东和海南已经投厂布局。你关注的焦点应该是这个模式的发展状况。因为在这个模式中,康迪的车能占很大份额。4月份中聚向康迪买1900多量 (该消息康迪还没公布,不知道是不是炸弹),也间接证明这种模式看好的人多。

4,结论:

如果上述模式发展成了,那康迪的价值很大很大。但是如果不成,那么康迪的价值就很小(2元?)

近期康迪已经涨了很多,如果是这个模式支持发力,那现在的涨只是机构看好的开始。如果这个模式发展不力,或没有未来,那么康迪会高处OFFER结束抛物运动。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失败比例50%,所以到了成本价至少出去50%股票或全部以便再次低价介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KNDI股价和公司公布消息挂钩,好消息上去(我全部抛出),消息过后再次下跌(再次低价买入,但是不是全部资金了,30-50%的资金)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9: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贴新政未定 杭州新能源车展遇冷

    正文
    我来说两句(1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3年07月23日01:41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本报记者 赵川 杭州报道

  由于政策未定,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胶着期。

  “今年主办方找了我几次,最后倒贴钱叫我参加此次车展,我依然拒绝参展”,浙江比亚迪经销商陈建设在7月11-13日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会场外对本报记者表示。

  陈建设不愿意参加此次车展的重要原因是:杭州电动汽车市场并非真正完全的开放,“甚至还倒退了”,他的机会越来越小。

  而这似乎与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汽车工业处处长何秀林口中的关键词 “开放”有点背道而驰。

  一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中号称最开放的杭州为什么会这样?

  “杭州以前确实相对开放,我们也销售了一些车。”陈建设表示,不过2013年开始杭州市政府就有了变化。

  杭州市政府在2012年底出台了一项计划:2013年计划推广34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换电模式公交车100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租赁车辆3000辆。

  “在年初的会上,杭州市政府就已经全部指定了车型,其中车辆全部都是浙江本地的车企,我们是没有机会的。”陈建设表示。

  对此,何秀林向本报记者解释,这是特殊时期推出的一项计划,“杭州依然是开放的。”

  特殊时期是指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空当期”。由于2012年年底“十城千辆”工程的收官,下一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具体政策依然没有公布。而杭州市政府为了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目前中央补贴政策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依然继续采取“中央+地方”的补贴模式推进相关工作。

  “中央补贴是绝对没有问题。补贴覆盖期也会包括"空当期",因为杭州市政府此前已经打听了四部委的意思。”一位杭州市政府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补贴制定是一个过程,这也涉及了中央财政预算。”工信部一位官员回应本报记者关于补贴的问题。

  当然,补贴何时能出台目前仍不知晓。

  杭州变了?

  此次杭州新能源汽车展十分冷清,参展的整车企业也寥寥无几,多数为浙江本地企业众泰、康迪以及东风裕隆等。

  “全国这样的活动一年30多场,我们一般有选择的参加,有些活动对我们作用并不大。”一位没有参展的电动车企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而他的潜台词就是这个活动根本不会帮他们拿到订单。

  这样冷清的局面或许让何秀林也有点尴尬。他是第一个喊出“开放的市场”口号的地方主管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

  何秀林曾经向本报记者表示,“杭州不管什么车,只要卖得出、有市场,就给补贴”。

  2013年杭州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突然变得非常具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味道。

  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宣布2013年推广3400辆汽车的推广计划时,而订单早已成为浙江车企的囊中之物。

  100辆公交车的订单给了青年汽车,300辆电动出租车订单给了众泰,3000辆租赁电动车订单给了康迪和吉利。

  “去年我们和一家杭州本地的租赁公司签约,原本它们也要购买我们车型扩展电动车租赁市场业务,但是后来由于拿不到补贴,合作搁置了。”江淮汽车一位业务拓展经理也有陈建设一样的困惑。

  事实上,2013年杭州3400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依然得到了补贴支持。

  “我们依然采取了"中央+地方"的补贴模式,补贴资金力度大于从前。”何秀林对本报记者表示。

  杭州正在等待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试点政策的出台,出台后会修改杭州现有的推广方案和政策。

  面对外界认为杭州新能源汽车并不开放的说法,何秀林感觉很委屈。

  “截至目前2563辆新能源汽车中,1095辆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全部是外地汽车品牌,包括福田、中通等;乘用车中也有一部分是外地的。”何称。

  据何秀林透露,截至2012年年底,杭州市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32辆。到2013年4月底,数目增加至2563辆,其中公共领域2250辆,私人领域358辆。

  补贴政策未知

  显然,杭州之所以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计划,在于久拖不出的补贴政策。

  “十城千辆”补贴政策已结束6个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进入“空当期”。虽然,国家已确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再延长3年,但是具体补贴方法却陷入“难产”。

  此前,不少媒体纷纷报道,6月底出台新能源客车新补贴政策,但此类预期现已落空,此后又盛传7月会有相关政策出台。

  本报记者询问了多位主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地方政府官员以及企业,目前均未收到任何关于补贴的最新消息。

  前述工信部官员对此也闭口不谈,只是委婉地表示“补贴制定是一个过程,涉及多部委,也牵涉到中央财政预算等”。

  事实上,补贴缺位让像陈建设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商家失去了一些订单。

  “今年上半年,我们陆续接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购买订单,但是我们一辆车都不敢卖。”陈建设抱怨道,目前政策不明朗,我们不可能自行承担风险先垫付补贴款,因为补贴款要占到一辆新能源汽车售价地1/3至1/2。

  他担心在没有明确补贴情况下所卖的新能源汽车拿不到补贴。

  上述工信部官员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反问道,“难道他们拿不到补贴就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吗?”

  此外,之前的业内人士也对之前补贴政策存在意见。即认为“中央+地方”的补贴模式是造成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之一,因此希望改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

  “如果补贴方式改为统一由中央直接补贴,削弱中央+地方的捆绑补贴,地方政府或许就没有那么强的意愿进行地方保护了。”陈建设称。

  这样或许更加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格局,但是反过来会增加中央财政压力。

  作者:赵川
kndi 大涨10%到4.91,看来KNDI不是乱来,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行动了,加上老外的鼓动,KNDI终于上涨了,而且走势火爆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5: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kndi 大涨10%到4.91,看来KNDI不是乱来,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行动了,加上老外的鼓动,KNDI终于上涨了,而且走势火爆,但不是突然暴涨,而是快马模式上涨,有涨有跌,不是几分钟暴涨之后暴跌的以前走势,说明大股东开始介入,未来继续,目前亏损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5: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零排放汽车
代表人物:王传福胡润2009年富豪榜首富,资产350亿元。
石油价格的高居不下让人们对零排放汽车的需求日益扩大。中国之前汽车行业的落后很大原因在于起步晚。而现在机会来了。
未来能源制约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下,汽车业的未来就在于新能源,尤其是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这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业“超车”国际车业巨头的最佳机会。
上汽研发的电动车荣威750每充电一次可以行驶200至300公里左右,百公里加速18秒。而氢动力车百公里加速是15秒。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其主营业务清洁能源和电池,同时它最被看好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当然不排除其他黑马的出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可能跑的更快更远,另有一批王传福们将借此登上富豪榜。
目前,“低排放”的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超过了百万辆。日本汽车工业借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成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混合动力汽车只是世界汽车业从传统内燃机向“零排放”汽车发动机革命的过渡产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成员余卓平教授认为,围绕着“零排放”汽车,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零排放”汽车已步入“决战期”。谁在这一轮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中保持领先,谁就能成为未来世界汽车工业的“新霸主”。
全球“零排放”汽车来势凶猛,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汽车革命已日益成为全球共识。10年前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以及专业人士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方面认识还不够一致,甚至持怀疑态度。经过10年的发展,随着石油价格的激烈波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以环保著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已成定局;
其次,中国以“跨越式”发展汽车工业的新思维为主导,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幅度之大、步伐之快、力度之猛,让欧美日颇感压力,迫其不得不将“零排放”汽车的批量生产时间向前移,以便在最新一轮汽车革命的竞争中继续占据制高点;
其三,金融危机打击各国汽车工业的同时,也给各国发展新型汽车工业一次机遇,关键是能否抓住。走出此次金融危机的技术支撑之一将是环保技术。美、德、日均已在做大量工作,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以求成为“零排放”汽车生产巨头。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融角斗士 于 2013-7-24 22:07 编辑

KNDI的特点是主力沿着5分钟34线在进货,今天没有什么好消息,可是主力在吃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5-8-14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