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51|回复: 32

阴阳鱼语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5 2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鱼业绩真假不明,不过有些和我的思路:

为什么中国产品创新力不足?



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我们的政府天天喊鼓励创新,搞了很多创业产业园,为什么我们还是创新力不足?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都是对传统和既有利益的破坏。但是中国文化,有一面是不利于创新的,比如我们总是希望继承传统,总在想在历史中找到答案,不敢对未来有想象,这是我们在文化上的缺陷,我们是一个不敢想象未来的国家。你看美国的电影,全是科幻,不管是讲灾难的,还是外星人,全充满了对未来的想象,历史题材非常少,当然美国历史本身很短可能是一个原因。


但文化缺陷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文化抵不过人性,好奇是人的天性,在这一点上,文化就算有一些羁绊,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问题,中国在创新上依然会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年轻人多,我们太渴望成功,太渴望财富了,这种欲望的驱动力是巨大的。


真正扼杀了我们的创新精神的是政府的管制。中国的政府在经济生活握有绝对的生杀大权,而且事实上,政府自己就是整个经济中最大的利益体,它们依靠垄断、依靠设租寻租、制造审批,很轻松地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政府在面对一切对自身利益有破坏性的事物时,总是可以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将其扼杀,最糟的是,它不需要通过制定法律,随便出台一个莫名其妙的可笑的行政规定就可以把你扼杀掉。


而在美国,创新同样对传统的东西有冲击。但是不同的利益群体,是在平等的法律环境下博弈的。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了,不管是搜索还是数字音乐,传统行业如果认为侵害了自己,它们都可以去诉诸法律。美国是一个海洋法国家,是判例制的,这种法律环境往往比较有利于创新,因为创新的东西往往有天生的合理性,所以,如果有法律的空白,或者之前没有判例的话,陪审团通常会做出有利于新的东西的判决,但一旦形成判例以后,就会形成标准,进而有利于推广。所以你看到的是微软到处被诉垄断,IBM也曾经被告垄断,但从来都没有哪个新东西,是被法律扼杀掉的。新老势力、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通常是新的东西胜出,老的更容易落败。所以社会总的来说,是前进的。


我们想真正地迎来创新的时代,真正地迎来伟大产品和产品企业家的时代,我们的制度必须要改革。美国真正胜出的不是技术,是制度。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真正伟大的产品,其整个背后的价值观支撑,应该不是改善这个世界,而是改变。日本产品的逻辑就是持续改善,美国天天想的就是做一个没有的东西,日本就是把美国已经做出来的、被证明是成功的东西做得更好,电视机、汽车都不是日本发明的,但是在工业时代,日本人都能把它们做得更精致,逻辑不一样,但高下立判了。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产品企业家?除了想象力,更重要的还是看价值观,想不想让世界更美好。他/她必须要有这样的情怀,才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关系大了去了。永远记住:创新永远在业外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我看金庸小说,知道什么是想象力,把棍法揉进在刀法里面,那是顶厉害的,棍打得像刀一样,那才对了。你使棍,他研究你的棍法,你能赢到哪里去。在电影行业里,在娱乐行业里,你能够学到很多所谓创新。这些故事都是编出来的,他怎么编出来的。在娱乐行业的发展,你能够掌握到年轻人的未来,掌握未来的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我还有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呢。其实,一个人专注是很重要的,我们专注电子商务,但专注不等于固守在一个地方,你必须看外面,你从外面的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学习里面学到很多东西,再把它放进去,这才是营养。你不能说专注吃大米,其他什么也不吃,那不行的,五谷杂粮你还得吃。你到外面看看,很有意思,你要让我走进计算机行业,我就傻掉了,又枯燥,娱乐行业,文化产业,很好玩。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我一开始没有觉得好玩。你可以这样看,今后阿里进入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中国十年以后需要的东西,我们才会去的。什么东西今天很热,我们原则上不会进,一定不会进。在我当CEO管的时候,什么东西太热了,人说咱们今天进去?轮不到我们。什么东西我们判断十年之后有机会,我的兴趣就来了。十年之后的机会是因为十年以后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今天去prepare for it,你这样才会有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冯小刚不是写了个微博,奥运会那一年,奥运会的前一天,我跟他在富春山居坐下来吹牛,我说,小刚,放心,中国的电影票房总有一天,单片会过一亿美元的,唉呀,马云,别瞎扯了,我说第二,华谊兄弟的股票有一天市值会过百亿人民币,他说,您说吧说吧。第三,我说,中国电影的市场有一天可以看到一百亿的票房,就是整个中国。他说,也就一说。去年他说,唷,还都成现实了。我本来说的是十年。现在你看,奥运会过去才几年。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每年亏两百万人民币,到今年一年赚两三个亿的利润。我自己觉得很好了,哪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的眼光很利好,有先见之明啊,我差的很远啊,应该看看马云的博客之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我狭隘,因为我喜欢美国梦,我觉得美国梦就是让你完成个人的梦想,当你完成个人的梦想,国家就强大了。我不喜欢中国梦,中国梦让你放弃自己,完成国家梦(骗骗250),可是没有个人的成就,何来国家的成就,梦想!我放弃的自己,是被国家得到了,还是被谁得到了?这些年和大多数国际知名投行打过交道,知道投行是最没有判断的,为什么这些毕业于国际名校的聪明的人没判断,是因为他们不承担责任。专家、经济学家也是最没判断的,因为他们也不承担责任。我曾经是一个比较执拗的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坚定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寻找业绩让人信服的企业。当然,这种投资方法也的确让我尝到过甜头,或者说,那是因为没有尝到过“黑天鹅”的苦头。张裕B的投资经历让我获得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惨痛欲绝的教训,还好,我还活着。看好一个企业的理由有千万条,但看好不等于要马上持有,更不能大跌还死扛。因为,你不可能知道它为什么跌以及会跌倒哪儿。看好它,要等时机,这是我在张裕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有很多价值投资者看好一只股票喜欢越跌越买,没错和我过去一样。的确,价格越低越有吸引力,这是符合常识和常理的。有人会说,看远点,5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金子终究会闪光的。是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像张裕、茅台这样大幅持久下跌,投资者就不得不面临持有成本过高和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的尴尬问题。尤其是当持仓市值缩水50%以上,回本就需要价格翻番来实现。一只大市值股票想要价格翻番,在现实的市场中这有多大可能?除非,我们能像巴菲特那样拥有一个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现金流的保险公司,以保证其可以不断地“越跌越买”。但是,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并且巴菲特也不是越跌越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3: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理由终将付诸于股价,股价说明了一切隐含的信息。过去我是真的不明白这一点。痛定思痛之后,我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不论基于什么理念方法,持仓操作必须与价格运动方向一致,这是金融市场投资获利的唯一途径,过于纠结价格背后的原因并没有什么好处。当两者的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必须及时调整方向。通常赚大钱的操作,往往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的盈利头寸”。这段文字发表在我的微博上。



金融市场如战场,打的是信息战,信息对我们来说就是这战场上的情报,至关重要。从公开市场上,我们能够获取到一些免费的信息,如新闻和企业定期公布的年报季报和公告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有个特点,那就是滞后性。即使是最新的新闻,对金融市场来说都已经是历史。总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人(或资金),事先获取了信息,并在战场上设下埋伏,或诱敌深入,或虚张声势。如果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如果我们没有渠道先人一步地获知将要发生的事情。那,最好要学会看风水。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面要不要研究,我的观点依然是要!而且要精!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持有(注意:不是马上持有或死扛到底),我想,可以遵循如下几个要点。重点是摸清楚情况,不必拘泥于细节:

1. 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是什么?这个行业处于上坡道还是下坡道。

2. 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能否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搞不懂的就不要勉强了。

3. 企业如何能够持续盈利?盈利来自于单个企业内部管理调整,还是行业整体景气。

4. 企业的竞争地位怎样?至少列举2个直接竞争对手做比较。

5. 企业的管理团队怎样?领导者的背景、言论和手段。

6. 在面对负面消息时,企业的应对措施怎样?负面消息对股价的影响怎样?



在获得了基本情报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试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5-8-8 1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