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4|回复: 0

看到一篇好文章特帖上来与大家共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1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做资本家,不做投资家         (2011-05-08 22:55:34)转载

分类: 俱乐部原创

本文首发于 2011年05月08日 14:20  北京晚报

作者:■正道吴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留给我们两个原理:一是关注股票背后的企业,远离市场先生;二是购买企业一定要有安全边际。

费舍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原理:企业成长,股价必涨!

巴菲特给我们讲述的是什么?他说:“假如股市从明天开始关闭10年,对我们没有影响”、“股市对我们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不能持有十年,不考虑持有十分钟”等等。

那么,如果假设股市不存在了,格雷厄姆肯定活不下去,费舍也够呛!只有巴菲特不但依然活得好好的,还一直在赚钱。

所以,巴菲特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让企业帮我们赚钱,而不是让股市帮我们赚钱!所以说,巴菲特本质上不是一个股票投资家,而是一个资本家,那本最畅销的书是《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而不是《一个美国投资家的成长》,老巴干的是投资银行的业务,而不是证券投资的业务。所以,跟巴菲特最谈得来是比尔·盖茨,而不是彼得·林奇。中国学巴菲特学得最好的,是做实业的段永平(专栏),而不是哪个证券公司老总。

1969年巴菲特由于感觉证券市场过热而决定解散他的投资合伙企业,对于这个行动,所有人都理解为巴菲特暂时退出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他从未退出过,而是控股了伯克希尔,并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从奥马哈当地开始,收购了一系列的企业。有人统计了伯克希尔的证券变化,据此推断巴菲特在证券市场的进出,其实这又是一个误解,他从未把证券的低买高卖当做自己的主业,他的主业是投资企业,其从证券市场的进出,只不过是把钱从这里挪到那里。

巴菲特说:“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将我们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师或总体经济分析师,更不是有价证券分析师。”他不以市场理论、总体经济概念或各产业领域的趋势等方式去思考。相反他的投资行为只和该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有关。

巴菲特今天的身家,并不是股票市场的低买高卖赚来的,而是他所投资的企业本身为他赚来的。所以,学习巴菲特,首先要摆正我们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做不依赖于证券市场的资本家,让企业帮我们赚钱,而不是试图让证券市场帮我们赚钱。

作为个人投资者,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可以做资本家吗?回答是:当然能!根据巴菲特的说法,全面收购一个企业与购买该企业的股票,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对他来说,较倾向于拥有整个企业,这样可以直接参与像资本分配这些重要决策。如果不行,他则选择以购买该公司普通股的方式来占有公司股份。无论是收购整个企业,或是持有该企业部分的股份,巴菲特都遵守同样的权益投资策略:寻求他所了解的,且利于长期投资的公司。同时,该公司的管理阶层必须诚实且具备充分的才能,价格要吸引人。总体目标是:让企业更好地为他赚钱!

所以,股市跌回2000或涨到8000,我们不用理它,做个资本家,多察看你的企业还能不能为你不断地赚钱,这才是作为资本家的正经事。(博客编辑:初学)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


分享

2





阅读(325) 评论 (2)        收藏(2) 转载(30)       
打印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5-4-30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