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91|回复: 0

[财经博文] 行业研究:零售(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0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言】爱股网投资文摘收录50多名国内知名价值投资博客的文章,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投资文摘。在这里你可以领略投资高手们的投资理念,关注他们的投资组合,了解他们的选股思路以及他们对个股行业的看法。
—————————————————————————————————————————————
2011-02-22 15:20:35  新浪博客  呆二

                       
扣大了难保利润 投资转型并非易事 网购来袭 百货业束手无策  

2010-12-27    第一财经日报  

   在火红的节假日促销氛围中,本该赚得盆满钵满的百货商们却内心“纠结”,除了要仔细把握打折幅度对利润的影响外,越来越风行的“网购”对其的冲击也令人头痛。百货商试行网络化营销以及适时转型,今后将是一大趋势。




  价格与品类瓶颈



  “我们已在网上看好了样式,到百货店就是试试大小。”购物达人王小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自己经常在淘宝等网络上购物,同样品牌和款式的服饰,在百货店内需要1000元左右,而在网上仅售200多元,也就是说即便是百货店打对折甚至三折,都比网店贵。




  诸多百货业者无奈地表示,这是线下店和在线零售模式不同所致。前者需要租金和很多中间环节,不停加价后,百货店的售价起码是成本价的7"10倍。而后者几乎没有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家进货,售价自然大大降低。




  “打折力度实在不能太大,太大就达不到15%的保本毛利率了,百货店一开张,水电费、人员费就不停支出,今年我们打折幅度已不如往年大,这也使一部分年轻客人流失到了网购领域。”长期从事百货业的张先生坦言。




  除价格劣势,货品种类也让百货店头痛无比。由于联营扣点和统一招商的模式,使得百货业者几乎没有自有个性化品牌,而是全线引入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几个品牌,一些个性化设计师品牌或传统老品牌,由于现金流或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常被拒之门外。这让各家百货店内品牌和款式十分雷同。




  转型之难



  看到问题后,不少百货零售商开始试水网络营销,比如农工商集团,其麾下有个大型购物广场,曾将百货类货品放在网络销售。然而比之专业网络零售商,传统零售业者对在线零售并不在行,除了前期大笔投资外,打通在线渠道和采购环节也很费周折。




  “还有一种转型方式,即线下零售商提升自我附加设施和娱乐功能,人都是需要交往和社会性的,网络购物的虚拟世界没有人与人的交往,这是线下零售业者的优势。”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朱桦指出。




  这一点在香港部分商场挖空心思的圣诞营销上可窥一斑。比如,主张将物质和精神融会贯通的香港购物中心K-11,就重点打造艺术氛围。




  点子国际公司董事罗永光向本报表示,舒适的购物氛围是网购所无法取代的,消费者到商场不一定只是购物,还是一个休闲放松的过程,香港商场普遍在推广费上有周密规划,将这部分预算列入店铺租金中,每笔费用对店铺租户公开透明,节日推广是商场重头戏之一,普遍费用都在几百万元以上。而内地商场这方面欠缺,主要是缺专业人才和这种观念。




  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也认为,内地商场负责人最关注的是租户能否按时交租等问题,缺乏文化、故事和创新布置,不利于培育出更多中国品牌,如广州商场过于集中在几大商业圈,这些地段属稀缺资源,商场入场费高昂。                                                         
               
                                               
               
—————————————————————————————————————————————
【备注】该文章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0c9070100pfm4.html,爱股网不对其内容负责。请各位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5-8-9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